一、2023年工作总结
2023年,市财政局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,深入贯彻中央和省、市决策部署,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,紧扣年度目标任务,凝心聚力、克难奋进、狠抓落实,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。
(一)开源节流、增收节支,保障财政平稳运行
强化财税协同共治,依法依规加强财政收入组织,完成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0.2亿元,增长11%、全省第三;树牢过紧日子思想,完善市本级预算支出标准体系,提请市政府出台市本级财政支出审批管理规程,严把支出关口,按照轻重缓急、有保有压原则,对市本级机关事业单位部门预算中安排的一般性支出压减2986万元。统筹用好上级转移支付和地方自有财力,积极盘活各类资产资源,强化库款保障,切实兜牢“三保底线”,确保财政平稳健康运行。
(二)立足长远、着眼当前,充分激发经济活力
优化完善市级扶持政策,协同制定市“50条”、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“26条”、新科技30条、人才政策4.0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,印发局保障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“110条”,修订各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。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,制定“基金发展16条”实施细则,在全省率先出台加强政府投资基金和国企出资基金管理的实施意见,加快南通创新区和市北高新区两大基金集聚区建设,成功举办“资本赋能发展·创新共赢未来”2023南通投资峰会,与头部机构加强合作。发挥财政金融产品作用,落实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,加强风险损失补偿,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。
(三)强化统筹、凝聚合力,助推提升城市能级
深入推进园林绿化项目建管模式改革,研究制定盐通铁路、宁启铁路二期营运补贴分摊办法和洋吕铁路资本金还本付息、营运补贴分担方案,会同市港建委研究制定小庙洪航道疏浚费用分摊机制等。统筹调度全市资源,多措并举筹集资金,全力保障重点城建交通等项目建设。加快推进市域交通路网体系“一张图”研究,着力推进公交轨交“两网融合”,提升路网综合利用效能。研究推动轨交运营降本增效,运营成本低于行业标准近40%。
(四)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,持续增进民生福祉
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,全力支持20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。实施新一轮援企稳岗扩就业政策,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。强化兜底保障,会同相关部门稳步提高城乡低保、特困人员、孤儿等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标准。保障推进重点民生项目建设,为职大搬迁、滨江中小学、幸福中学、张謇企业家学院、中医院、应急医院等项目提供资金保障。强化“三农”资金多元保障机制,认真落实各级惠农政策,推动财政金融协同支农,全力支持“百村示范、千村整治”工程。
(五)系统谋划、创新施策,全面提升管理效能
持续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,完成项目管理、预算指标、集中核算、资产云等模块建设,推动98个乡镇(街道)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整体架构。认真贯彻落实中办、国办《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》和省实施意见,扎实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,组织实施六大类36个财会监督项目,注重做好检查的后半篇文章。出台《局内部控制制度》,建立“1+6”内控体系;出台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内部控制建设模板,完成12家单位内部控制体系试点建设。研究制订市级预算绩效指标体系,实施17个重点绩效评价项目。开展全国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深化试点。
(六)以政领财、以财辅政,着力加强党的建设
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,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,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。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,全局上下形成浓厚学习氛围。与大生集团建立党建联盟,不断擦亮“精业阜财”融合党建服务品牌。举办财政系统业务技能竞赛、财政好声音等活动,培养锻造过硬队伍。深入推进珠算博物馆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,开展岗位廉政风险防控“回头看”,进一步巩固廉政防线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,开展重点调研课题25个,深入一线谋良策、解难题。
二、2024年工作思路
2024年,市财政局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、对财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,深入贯彻落实中央、省、市决策部署,敢为善为、真抓实干,攻坚克难、勇毅前行,为全市发展勇挑大梁、争做贡献。
(一)加强收支管理,支持经济平稳运行
强化财税协同共治,大力推动税源涵养,加强重点行业、重点企业税收情况分析,强化留抵退税回补跟踪,依法依规加强非税收入征缴,全力推进土地加快出让。大力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低效闲置资产,做大国有资本经营收益。加大向上沟通力度,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、政府债券、特别国债等政策性资金支持。贯彻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,进一步健全过紧日子制度、严格过紧日子执行、加强过紧日子监督,切实做到厉行节约、反对浪费,勤俭办一切事业,防范和纠治“新形象工程”。
(二)发挥政策效应,激发经济发展活力
深入落实中央、省、市各项政策,推广免申即享、简申快享,确保政策红利快速直达市场主体。在政策支持上着重突出三个方向,全力支持跨江融合、向海发展,全力支持新型工业化,全力支持扩大有效投资。充分发挥政府、国企、市场化基金合力,系统谋划基金布局,支持两大基金集聚区和南通金融小镇建设,完善全生命周期股权基金支持体系。积极筹措资金,全力保障长三角国创中心南通分中心建设。用好财政金融产品和融资担保政策,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实体经济。
(三)助力项目建设,提升城市发展能级
进一步深化细化市与区城市建设管养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,确保全覆盖、无盲点。推广市区园林绿化建管机制改革,推进优化五山管理体制,研究制定轨道交通运营考核激励机制,探索研究新一轮公交运营补贴办法,认真落实兴东机场客货运补贴政策,进一步推动城市建设运营降本增效。聚焦城市更新三年行动重点任务,支持老旧小区提升改造,加快推进重点片区开发、道路改造提升、污染防治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。强化造价源头管控,持续加强工程项目前期研究论证,严格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和估概算审核,确保不该上的不上、能省钱的则省。
(四)加大民生投入,提高人民生活品质
坚定不移落实重大民生政策协调机制,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,稳步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标准,稳慎推进基本民生保障提标。全力支持就业、教育、医疗、养老、文旅等社会事业发展,支持职大迁建、滨江中小学新建、应急医院新建等重点民生工程,做好“名城名校”融合发展资金保障。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,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,推进财政金融协同支农,助推乡村振兴发展。
(五)优化财政管理,持续彰显改革成效
认真贯彻落实中办、国办《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》和省实施意见,按照市本级预算单位“五年全覆盖”目标,扩大检查范围,强化结果运用,注重发挥与其他各类监督合力,切实提升监督质效。出台事前绩效评估办法,用好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三级预算绩效评价机制,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。在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开展“内控管理提升年”活动,督促指导各单位和各县(市)、区财政内控体系建设工作,以内控促转型、以内控提质效。
(六)加强党的建设,凝聚干事创业合力
持续强化理论武装,进一步巩固主题教育成果,及时跟进学习党的新思想、新理论,按照上级部署开展好集中性纪律教育。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和培养锻炼,强化考核激励,锻造一支敢为善为能为的干部队伍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,持续推进财政系统“千人千户千企”活动,深入基层察实情、谋良策、解难题。坚持“三不腐”一体推进,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,放大珠算博物馆廉洁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品牌效应,持续巩固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成果,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体系,做好监督问责,引导财政干部严守纪律底线,永葆清廉本色。